放射性物質以波或微粒形式發射出的一種能量就叫核輻射,通常稱之為放射性,是放射性元素產生的輻射,存在于所有的物質之中,它是一些攜帶很高能量的微觀粒子,如質子、中子、氦原子核、電子、光子等,這是億萬年來存在的客觀事實,是正?,F象。輻射按其產生來源分為天然輻射和人工輻射。天然輻射主要來自宇宙射線、宇生放射性核素等。
核輻射是原子核從一種結構或一種能量狀態轉變為另一種結構或另一種能量狀態過程中所釋放出來的微觀粒子流,以射線的形式發射出來,就是通常所說的α射線、β射線、γ射線及中子等。宇宙、自然界能產生放射性的物質不少,因為輻射劑量小,對人體的危害都不大,只有核爆炸或核電站核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質才能大范圍地對人員造成傷亡。
核輻射可以使物質引起電離或激發,故稱為電離輻射。電離輻射又分直接致電離輻射和間接致電離輻射。直接致電離輻射包括α、β質子等帶電粒子,間接致電離輻射包括光子、中子等不帶電粒子。
如何防護α射線?
α射線是氦核粒子,穿透能力最弱,只要用一張紙就能擋住,但吸入體內危害大;因此,對于α射線應注意內照射,其進入體內的主要途徑是呼吸和進食,其防護方法主要有:
1.防止呼入被污染的空氣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
2.防止傷口被污染。
如何防護β射線?
β射線是電子流,照射皮膚后燒傷明顯,由于穿透力小,危害距離近,只要輻射源不進入體內,影響不會太大。β射線穿透力比α射線強,比γ射線弱,所以β射線用一般的金屬就可以阻擋。但是,β射線容易被表層組織吸收,引起表層組織的輻射損傷。因此其防護就復雜得多:
1.避免直接接觸污染的物品,以防皮膚表面的污染和輻射危害;
2.防止傷口被污染;
3.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氣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
4.必要時應采取屏蔽措施。
如何防護γ射線?
γ射線穿透力強,是一種波長很短的電磁波,和X射線相似,能穿透人體和建筑物,危害距離遠,可以造成外照射。其防護的方法主要有三種:
1.盡可能減少受照射的時間;
2.增大與輻射源間的距離。因為受照射劑量率與離開輻射源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3.采取屏蔽措施。在人與輻射源之間加一層足夠厚的屏蔽物,可以降低外照射劑量。屏蔽的主要材料有鉛、鋼筋混凝土、水等,我們住的樓房對外照射來說是很好的屏蔽物體。
我國《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 18871-2002》,對公眾平均有效劑量限值為1msv/a,對輻射工作人員平均有效劑量限值為20msv/a。
我們日常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在接觸輻射。咱們人體本身,就會向外散發輻射;還有手機、微波爐、電視等都會散發電離輻射。比如去醫院拍個胸片、拍個CT,正常生活、工作、旅行等都要接觸輻射,因為照射劑量小,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能量巨大的核輻射,屬于電離輻射,對人類有巨大的危害,如核電站核事故等,輻射劑量(短時折合到年)可達2000mSv~4000mSv,會產生嚴重放射線疾??;核彈爆炸時輻射劑量(短時折合到年)可達到4000msv以上,多數人會在接觸核輻射之后的很短時間內死亡,即使沒有死亡,未來患癌癥的幾率也會大幅度增加。
本公司專業從事:放射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證書(甲級),包括醫療機構放射診療設備檢測、評價(預評價、控制效果評價)、個人劑量監測;CMA計量認證證書,包括輻射環境監測、環境影響評價、輻射環境驗收;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證書(第二大類:核技術工業應用)檢測評價,包括企業核技術項目三同時(預評、控評、防護設施設計方案)、現狀評價、定期檢測;各類放射診療與輻射安全相關辦證服務。
開展職業衛生檢測與評價技術培訓, 進一步提升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水平
熱烈祝賀我司通過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證書第二大類:《核技術工業應用項目》擴項評審
地址:成都市高新區益新大道288號石羊工業園招商處三樓 泰安生
電話:028-85570313
手機:13350078243(馬女士)
郵箱:sc_tas@163.com
網址:www.boheti.com